返回顶部
陆献峰: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0

07/28

08:31

同志们:

  今天,举世瞩目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我们祖国的心脏——北京盛大开幕了,我们也在“浙江之心”——磐安举办机构改革之后的首次森林休闲养生培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本次培训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土绿化、林业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以党的十九大和省委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国家林草局、民政部、卫健委、中医药局等四部委《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认真分析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作出贡献。下面,根据培训的总体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充分肯定我省森林休闲养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年来,全省上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为目标,把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举措、狠抓落实,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路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张。2018年,全省森林休闲养生产业产值达到2084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我省林业第一大产业,排名全国首位。共有9个市森林休闲养生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其中杭州、台州、丽水等3个市达到300亿元以上。据初步统计,目前我省共有60多个县市区、500多个乡镇、2000多个行政村、34万人直接从事森林休闲养生经营活动,带动社会就业人数136万人,带动其他产业产值970万元。全省森林休闲养生每年接待游客4.1亿人次,给全省农村住户带来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9%,部分重点县达到40%以上。如开化县龙门村,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115元。近年来,龙门村以森林人家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全村每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旅游营业收入6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85万元,是5年前的4倍多。在森林休闲养生产业的强力带动下,我省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林业一二三产比例由2010年的28∶50∶22,调整到2018年的16:43:41,第一二产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增长势头迅猛。

  (二)新型业态迅速兴起。在当前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追求自然和谐的新需求下,森林的疗养康复、防治疾病、增强体质等功效逐渐被人们认知。走进森林、回归自然,成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和健康需要,森林休闲养生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森林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民俗风情、游戏乐园、疗养健身等新型业态应运而生,民宿树屋、森林露营、野外拓展、土法炒茶、竹艺加工等新兴项目层出不穷。全省森林休闲养生产业从原来的“炒土菜、烧野味、卖山货”向“卖生态、卖体验、卖文化”的更高层次迈进,进森林氧吧、尝森林美食、赏森林美景、学森林文化,森林休闲养生正以全新的魅力吸引和召唤广大的新老客户走进森林、拥抱自然。如,“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县依托山区优势,以大竹海和森林人家为品牌,全面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业发展。全县建成森林休闲养生景点28个,创建森林特色小镇8个,命名森林人家29个,建成全国生态文化村5个、省级森林城镇6个、省级森林村庄23个、美丽乡村187个。2018年安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53万人次,森林休闲养生总收入达107亿元。

  (三)品牌效应逐步显现。自2006年来,我省已连续在温州、天台、磐安、开化等地举办省级以上“森林旅游节”20余届(次);温州市、丽水市、衢州市和淳安县、安吉县、磐安县、桐庐县分别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示范县”称号,数量为全国最多。德清县被列为现代林业经济试点县,桐庐、永嘉、安吉、磐安、遂昌、奉化、宁海等县被确定为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建成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59个、森林公园128个、湿地公园61个、地质公园14个、自然保护区26个、世界自然遗产1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13%。全省共有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市县7个,全国森林养生和森林体验重点建设基地5个,省级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7个,命名森林特色小镇14个、森林人家269个,修复森林古道近百条、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这些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肯定和采纳,并在一些省份推广应用,为推动全国森林休闲养生活动的兴起提供了浙江经验和样板。如,磐安县近年来借助杜鹃花海、竹海、高山湿地等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四大“森林特色小镇”,五大“森林花谷”,六大“森林人家集聚区”,十条“经典森林古道”和百个“古树公园”,2018年森林休闲养生游客量3207万人,产值18亿元,成功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成为“两山”理念在浙江大地传播和实践的生动案例。

  (四)项目建设初见成效。自2015年以来,省级共安排森林休闲养生类项目资金1.5亿元,对试点县、森林小镇、森林人家、森林古道等建设项目进行扶持,共吸引社会投资超过20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长兴县龙山街道自被列入我省第一批森林特色小镇创建单位以来,目前已成功招引社会投资项目25个,总投资近15亿元,成功建成东方梅园、古森林博物园、渚山杨梅节、绿野仙踪、花花世界、龙山绿道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及项目,打响了“长寿龙山·养生之乡”的森林养生小镇品牌。2016年浦江县把森林古道修复列入县政府十大实事之一,每年投资1000万元,计划用4年时间修复全县的30余条古道,目前已完成22条。借助森林古道修复项目的孵化器,浦江县虞宅乡陆续引进了野马岭中国村、花谷田园、新光村现代青年创客联盟、户外拓展训练营地、中国书画村、帐篷酒店等休闲旅游项目,成功打造出一个日渐成熟的民宿产业集群,全乡民宿床位已突破1000张。2018年仅“十一”黄金周7天,全乡共接待游客13万多人次,旅游收入346万元,农家乐日均收入达3000-5000元。

  (五)生态文化蓬勃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的迅速扩张,带动了森林生态文化的快速发展,生态文化的多重功能和多种作用开始显现。一是强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带头植树,推动全社会广泛开展义务植树,近5年累计义务植树3.62亿株。二是古树古道得到有效保护。启动实施专项保护工程,对一级古树和重要森林古道进行重点保护,打造古树名木主题公园117个,完成100条森林古道修复。三是开展“最美系列”评选。先后开展了“最美山峰峡谷”“最美湿地”“最美赏花胜地”等评选活动,得到了浙江省政府“浙江发布”官方微博、微信网络平台的高度关注。四是打造生态文化示范,积极举办油茶、香榧、山核桃文化节等生态文化传播活动,命名179个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32个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数量全国第一。五是加大森林系列创建力度。全省累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2个,数量全国最多;创建省级森林城市75个,实现县级全覆盖;创建省森林城镇375个、省森林村庄7907个。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推进“大花园”建设的重要举措。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视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从理论上破解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矛盾。林业在生态建设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是绿水青山的保护伞,是金山银山的印钞机,也是我省“大花园”建设的主阵地。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充分利用森林的景观、游憩、文化、保健等功能,不消耗自然资源就能带动经济发展,不排废水、废气、废渣就能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的最佳绿色发展路径,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体系的现实演绎和生动诠释。

  (二)加快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是开展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森林休闲养生产业是林业、旅游、体育、餐饮、交通、健康、中医药、养老、文化、教育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自然延伸和有机融合,能充分起到“承一接二连三”的作用,不但延长了林业产业发展链条,同时也拓展、激活了许多传统产业的增效空间。如,德清县借助首个省级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试点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笋竹、花卉苗木、竹木加工、休闲养生等林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开花,均成为当地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山伢儿、裸心谷、下渚湖、兔宝宝、莫干山、森鹿等知名品牌也成为德清林业响当当的金名片。2018年,林业用地仅66.5万亩的德清,林业产值却达到了180亿元,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新标杆。

  (三)加快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森林休闲养生具有就业门槛低、用工容量大、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优势,不仅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林农的工资性收入,而且能提高林特产品的商品化率,增加林农的生产性收入。同时,森林休闲养生还能带动交通、建筑、住宿、餐饮、文化、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一业兴而百业旺”的效果。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森林休闲养生每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增加4.3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森林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林农就业,可拉动500个以上林农家庭增收。如,新昌县儒岙镇通过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带动农村新增就业人口550多人,让一个个原本沉寂的小山村变成度假村。特别是南山村,通过建设原生态摄影基地,恢复了10项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文化项目,带动周边80余户就业,还吸引了70多人返乡创业,全村户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磐安县前坞岭古道沿线的村庄,通过大力发展森林古道旅游,仅“五一”节假日三天就接待游客25万人次,农家乐增收300万元,土特产和小吃销售收入285万元。

  (四)加快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是人们追求健康美好生活、回归自然怀抱的客观要求。森林会释放“芬多精”、负氧离子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能显著改善人的不良情绪,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如,温州雁荡山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超过1万个,高的达10万多个,是城市空气的100-1000倍,而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却仅为闹市区的1/50左右。省林业局会同浙江医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森林浴对呼吸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在推行森林康养项目后,其国家医疗费用总支付减少30%,换句话说,国民健康指数总体上升了30%。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机会,使人们能够在森林里休闲游憩、放松心情,充分享受森林保健养生、防病强身的神奇功效。

  三、凝心聚力,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绿化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工作,着力强化森林休闲养生政策引导,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大力开发新兴业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完善营销体系,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逐步建成集医疗、养生、康复、保健、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业态于一体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森林休闲养生产业体系,打造国际知名的森林休闲养生目的地。

  (一)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各级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森林休闲养生的发展工作, 要把推进森林休闲养生发展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合作会商机制,研究出台支持森林休闲养生产业的具体措施,共同推动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各级民政、卫生健康、中医药等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指导工作,将森林休闲养生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在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安排项目、组织活动时,予以适当倾斜。

  (二)科学进行规划引导。森林休闲养生是一个跨产业、多业态、复合型的系统工程,是近年来林业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要站在“十四五”及更加长远规划的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与医疗、交通、民政、体育、农业、文化、旅游、扶贫等国家有关行业规划做好衔接,吸收借鉴国内外森林休闲养生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编制省级发展规划。同时,围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研究制订加快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引导森林休闲养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好本地的森林休闲养生发展规划,建立功能层层传递的规划体系,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着力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地方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与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支持社会力量结合森林资源建设特色养老机构,实现互促共赢。鼓励地方探索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以康复医疗为主的森林康养服务纳入医保范畴,其康养费用按规定用医保支付报销。支持有相关资质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森林休闲养生基地规范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养老护理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选择一批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较好、服务能力较强的重点森林休闲养生地,列入省级工会疗养线路。

  (四)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扶持特色森林康养、森林医疗和森林旅游等专业森林休闲养生经营机构。推动优势森林休闲养生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研究开发新型商业模式,整合包装一批优势产业项目,吸纳理念先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森林休闲养生产业。鼓励医疗机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旅游开发公司跨界联合组建森林休闲养生企业,开展森林休闲养生服务。引导各类森林休闲养生经营主体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森林休闲养生龙头企业与知名品牌。

  (五)全面推进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建设。制定相关建设和评定标准,培育、认定一批以森林康养为主导的省级森林休闲养生城市、康养小镇和森林人家。积极谋划“百县千吧”建设,开展寻找最美“森林氧吧”宣传活动。修改林业产业类重大项目管理办法,坚持“生态保护前提下的效益优先、带动当地林农增收致富”的原则,包装一批林业产业类大项目。突出森林休闲养生项目建设重点,合理划分事权与支出责任,每个项目明确1-2个重点建设内容,集中财力办要事、大事、难事。通过“面上了解、点上验收”的形式,严格组织项目管理。

  (六)积极培育森林休闲养生新业态。利用我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休闲养生资源,在森林旅游地积极开展森林疗养、康复、保健、养生、养老、运动、休闲、度假等森林休闲养生服务,建设森林氧吧、森林浴场、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健康中心、森林体验中心、森林休闲度假中心等。强化各森林旅游地与医疗单位的合作,发挥民族医药特色, 融合健康管理、康复理疗、智慧医疗等理念和技术,开发森林自然疗养、亚健康理疗、职业病康复、特定病种康养、养生养老等服务项目,把森林康养打造成我省森林休闲养生的精品产业和高端业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繁育及利用,加快康养中药、保健品、化妆品等医养结合产品的研发、加工和销售。

  (七)探索发展森林休闲养生文化。充分发挥自然遗迹、古树古道、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对森林休闲养生的提升作用,开发文化研学旅行、休闲体验旅游等项目和精品线路。支持地域特色和传统森林文化、生态文化、花卉文化、竹文化、膳食文化、民俗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挖掘保护,开发一批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鼓励创作森林休闲养生文学、书法、摄影、音乐、影视等文化产品。推广森林休闲养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发展林业特色文化产业,加强竹编、木雕、根雕、插花、榨油等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普查、保护和传承,推进浙江竹编、东阳木雕、油茶古法榨油等传统民间技艺申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森林古道保护修复工程,制定森林古道保护管理办法,建好武夷山、天目山两条国家森林步道(浙江段)。

  (八)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森林休闲养生产业贷款项目纳入林业贷款贴息范围。同时积极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产业投资基金和民间资本以PPP、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森林休闲养生项目建设。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县市区要将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列为优势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林业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政府部门,鼓励各类产业基金进入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森林休闲养生产业贷款项目纳入林业贷款贴息范围。

  (九)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和管理。加大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和项目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严肃查处擅自征占用林地、重要湿地或不按程序办理征占用林地、重要湿地手续及无规划或不按规划进行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不按程序审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项目。

  (十)切实加强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森林休闲养生安全生产管理的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人员。强化森林休闲养生基地和项目的安全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预案,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制定安全事故和医疗事故应急机制,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标准。重要森林休闲养生地要配备安全保障和救援队伍,必要时要配备专业医用救护车。加强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和医疗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重大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服务对象的安全。

  同志们,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是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跟时代、顺应潮流,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和两个“高水平”浙江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