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8/12
14:14
“三新”引领湖南招商引资质效提升
2020湖南—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以下简称“沪洽周”)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长沙报道
逆势求变,迎难图新。
根据疫情防控全面向好的形势持续发力,2020湖南——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以下简称“沪洽周”)将于6月29日起,再次吹响湖南招商引资冲锋号。
届时,湖南将发布497个省级招商项目,总投资约1.8万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最多,共计215个,总投资7991亿元。同时,通过前期的认真组织和精心对接,截至6月11日,本届“沪洽周”共调度省级拟签约项目302个,投资总额2900亿元,拟引进资金2500亿元。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招商引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借引资谋发展,近年来,湖南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优化投资环境、发展重点产业、大力招商引资等领域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快速健康发展之路。
2017年2月10日,省委书记杜家毫率队在浙江考察调研在湘投资企业。图为杜家毫一行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吉利汽车体验馆考察。
新理念
引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五者的融汇与碰撞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败。
2016年11月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湖南提出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发展愿景。
富饶,就是坚持发展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到建党100周年时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
美丽,就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使三湘大地山清水秀、天朗地净、家园更美好。
幸福,就是坚持民生为本,让全省人民生活更舒心、工作更称心、办事更顺心、全社会更有爱心。
这些,正是新发展理念淋漓尽致的表现。
如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投资这个增量要素?湖南首先做足投资环境这篇大文章。
近些年,随着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政策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
湖南在优化投资环境上的努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和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政务数据联通和资源共享,规范行政许可办理程序,精简政务服务申报材料。
围绕企业投资落地全过程,对企业开办与注销、市场准入、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与服务、施工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
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禁非法干预市场主体的投资自主权,严格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承诺。
以降低企业成本为重点,优化生产经营环境。重点对纳税、政府收费、电子政务平台收费、公用企业收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收费进行了规范。同时,对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商会行为、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人才保障、融资服务等做出了规定。
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联合检查,对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采取审慎的监管措施。
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行政区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
企业来投资,最怕的是什么?
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当初承诺得好好的,过后却又突然变卦,是收费项目太多且不透明,成本居高不下,是政府部门干预太多,该出手时不出手,不该伸手时乱伸手,是办个事审批起来旷日持久效率低下……
这些,正是湖南下大力气加以避免和消除的。最典型的代表便是2019年10月省政府印发的《湖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
《规定》共36条,聚焦的正是企业和群众“最烦”“最痛”“最怕”“最盼”的领域,对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投资贸易环境、生产经营环境、监管执法环境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今年6月17日上午,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赴湖南兴盛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调研。
新担当
助重点产业发展迅速
面对新经济,扛起新担当。在2017年推出的“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湖南表示,“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六大产业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经济的关键。在这些领域发力,旨在加快发展壮大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动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如何抓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就是抓产业链建设。
为此,省委书记杜家毫部署推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要求着力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以产业链带动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
自2016年以来,湖南重点培育发展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立了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产业链制度,联系产业链的省领导统筹协调,分产业链成立工作推进小组和专家咨询小组;分产业链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出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专项政策。
长沙市20名市领导更是作为“链长”齐齐上岗,88名产业链干部下沉到园区,“拧成一股绳”实行“三招三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平均每月新引进2个“三类500强”产业链项目。
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等产业链不断完善,优势产业集群得以迅速形成。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应用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湖南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017年、2018年,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分别是7.3%、7.4%,而2019年,这一增幅达到了8%,提挡加速跃上新台阶。如果考虑到这一成绩是在全国工业经济持续回落、企业效益下降的背景下取得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在全国的排名比2018年同期前移了9位,就更能明白这一成绩的取得之来之不易。
2019年,湖南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左右,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加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增速超过30%,移动互联网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300亿元;重点建设的12家大数据产业园,有7家入选国家试点示范,入选数量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近400家,到2021年我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
云平台的上线,带来2020年湖南招商引资的诸多可能。
新打法
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招商引资是落实湖南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推进湖南从“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转变的重要举措。
为此,湖南对招商引资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打法新举措。
明确招商引资主导产业。根据产业发展优势及功能定位,明确各市州和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的招商引资主导产业并统一对外发布,每两年更新一次。每个市州和国家级开发园区确定1-2个主导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招商产业给予重点支持。
支持各类资本投向《湖南省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指导目录》所确定的相关重点产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鼓励发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与零部件、食品、商贸物流、医药健康、森林康养、旅游、种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生物、信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鼓励和支持外来投资企业参与我省在能源、交通、农业、水利、环保、林业、旅游、市政公用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的PPP项目建设,参与我省各级政府发起设立的PPP项目融资支持基金。参与我省PPP项目的外来投资企业同等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按照我省“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要求,积极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以及战略性龙头企业,围绕重点产业的关键链条、关键技术、关键环节,重点引进产业链、价值链上的高端项目,不断实现产业链的"补链、增链、壮链",提高产业关联度,促进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大力实施湘商总部回归、产业回归、资本回归、社会公益回归、市场渠道回归、人才回归、科技回归等七大行动计划,鼓励、引导、推动广大湘商回湘投资创业,提升湘商回归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深度参与国家部委主办的相关重大经贸活动,省级层面每年组织1-2次大型综合性招商经贸活动,务实办好“沪洽周”“港洽周”、湘商大会、湘台经贸合作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提高精准度和实效性。支持市县、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特色专题产业链招商活动。
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大胆创新体制机制,以优化服务为核心,促进投资便利化,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大力实施“芙蓉计划”,在平台建设、人才管理、待遇分配、创业基金、服务保障等方面先试先行,努力将湖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人才集聚区和人才高地。
……
效果如何,从最近两年的成绩单即可看出来:
2018年,全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065.98亿元,首次突破7000亿元,同比增长16.7%。新引进120家“三类500强”投资项目217个,投资总额4878.1亿元。在湘存续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72家。
2019年,湖南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8300亿元。新引进112家“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78个,投资总额3740.3亿元。新引进招商引资重大项目677个,投资总额9173.09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5个。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招商引资将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虽然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今年1至2月,湖南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仍同比增长12.6%,展望前路,仍然是美景无限。
全省上下始终把践行新发展理念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努力让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未来的日子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湖南,一定可以向“全面小康决胜年”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