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任玉岭:为什么要振兴乡村和怎样振兴乡村?

2019

09/24

15:20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是2005年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发展“三农”事业的基石。林业生产与“三农”事业紧密相关,相辅相成,开发森林旅游可以促进林农致富奔小康。建好美丽乡村、开发森林旅游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新政经周期下的重大决策。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一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中国农村四十年有了很大发展,但农村同城市发展相比,因取多予少,而形成较大差距。中国的城乡差,20世纪80年代1:1.8,90年代末1:2.5,21世纪2010年达1:3.3,这个差距在世界上是少有的。所以有人讲,中国城市像欧美,中国农村像非洲。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振兴乡村。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就是为了拯救广大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毛泽东50年代就讲,我们讲的富强,是全体人民的富和强,是人人都有份的富和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国要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有8个“必须坚持”,增加了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必须坚持共同富裕,而且提出扶贫路上一个人不能少,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人不能丢。农村与城市差别较大,农村的道路、厕所、自来水、公共服务、要素分配、资金供给、人才培育落后,都使农村的发展面临新的危机,这些问题必须解决。三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的需要。我们的“菜篮子工程”“粮袋子工程”取得了成功,今天有6亿吨粮食、7亿吨蔬菜。但是仍然有些粮食还要依靠国外进口,大豆需求的85%靠国外,大麦要进口1070万吨,高粱要进口1069万吨,为了改变农村粮食生产后继乏人,改变“993861部队”支撑农村的局面,我们必须要振兴乡村,确保饭碗端在自己手中,而且是装中国的口粮。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中国虽然城市化率已过半,但是仍有6亿人在农村。如果农村不振兴,农民富不起来,农村面貌不能改善,现代化强国就无法建成。“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为了建成现代化强国,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振兴乡村。

那么如何搞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过去五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解决了很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做成了很多长期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这是十九大的最大政治成果,最大理论成果,最大实践成果。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一切工作无往而不胜的指针。为此,乡村振兴首先要坚持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二是要坚持抓好主要矛盾的解决,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总量前进到世界第二,GDP已达80万亿,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今中国最大不平衡在农村,最大不充分也在农村,一定要大力发展农民入股的公司制农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以人为中心,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三是要坚持人才队伍的培育和训练。为加快农村发展和创造更多的农村一产、二产和三产,就一定要狠抓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农村的转变。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并要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及出台激励措施,造就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农村工作队伍,农村只有成为聚集人才的载体,成为很多人愿走进和留在那工作奋斗的地方,农村才真正有了希望。四是大力畅通要素的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农村穷,是“只取不予”和“取多予少”造成的,振兴农村,必须使各种要素流向农村,特别是要畅通要素流向农村的渠道和机制。为此,一定要搞好城乡融合发展规划,使公共资源、生产要素,高素质人才、资金信贷向农村倾斜。做到对“三农”的真正“优先发展”和真正“重中之重”。同时也要防止重富轻贫,重点轻面,尤其要反对政绩工程和只重锦上添花,花上垒花,而不重雪中送炭。要搞好精准扶贫,真正做到全面小康。五是要重视农村生态建设。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振兴农村,必须搞好生态建设,要治污、治水、清除垃圾,改造坑塘,沟渠,实施“厕所革命”,控制面源污染,确保食品安全,用水安全,保护好绿水青山,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大量植树造林,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六是要保护农村文物,弘扬农村优秀文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农村,保护农村文化,就是保护民族文化,农村振兴要系统梳理和保护存在于广阔天地里的各种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尤其要重视对旅游业、康养业的发展,要把文化保护与弘扬同发展旅游业,康养业结合起来,用文化武装农村,用文化发展农村,用文化振兴农村。

森林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产业是金山银山的基础,是绿色银行,永远不会产能过剩,是永恒的朝阳产业。开发森林旅游是发展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森林旅游让广大游客消费森林生产的绿色、有机食品,呼吸清新的空气,并享受惬意的康养,进而形成林业生产—林下经济—林特产品—森林旅游—文化传播—森林康养—林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对我国林产业及生态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我与蒋泓峰相识于2008年,当时他在人民日报社《信息导刊》杂志担任副总编辑,与国务院参事室联合出版了“中国参事60年”专题,因杂志开设了“参事官员”“均衡管理”栏目,所以定期向我们参事馆员约稿并一起到基层进行调研和参加活动,也成为了好友。蒋泓峰性情耿直、勤奋好学,他曾在农口企业做高管多年,具有丰富的企业管控经验,后从事媒体及培训咨询工作,并创立了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中国城镇化建设产业协作联盟等组织,举办了“世界华人资本论坛”“国际商务合作论坛”“京津冀一体化商务合作论坛”等活动,出版了《均衡管理》《策划与发展》等著作,成功服务了众多地方政府及企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有发展前景的有志之士。

翻阅了蒋泓峰先生的《美丽乡村与森林旅游建设方略》书稿,深有感触。该书顺应了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从美丽乡村与森林旅游起源、基础理论、顶层设计、定位与主题、创意策划、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产业协作、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商务服务、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剖析了众多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值得美丽乡村与森林旅游践行者阅读。

     (作者简介:任玉岭,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


来源:森济堂